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兒童物理治療】:腦性麻痺─經驗分享

        過去,我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是個全職小兒的物理治療師。

       兩年前,接到一個腦性麻痺的居家個案,是在2歲半才被發覺異狀開始接受治療。當時個案的認知、語言發展已落後,且雙下肢有很強的張力,且踝關節攣縮,角度受限,只會以四肢爬行。

        經過兩年來的居家物理治療,目前(4歲半)粗大動作的能力如下:
         1. 整個腳掌可以平踏在地面,雙手自然放下並挺起軀幹站直。
         2. 可獨自行走,興奮時才會容易墊腳尖走;
         3. 站立可原地轉圈不需扶持,身體搖晃的角度稍大;
         4. 上下樓梯扶欄杆,可以自己兩腳一階、甚至一腳一階。

        腦性麻痺兒童,常見的物理治療是:對高張緊繃的肌群,做按摩及牽拉(俗稱拉筋),以及粗大動作功能訓練。而在高張力的影響下,為了完成功能性的活動,各種代償動作也會悄悄出現,這也是訓練時最容易忽略,也最難訓練的地方!

        以下是個人經驗分享:
【按摩與伸展】:★★★
         除了常見的〈小腿後側大腿後側與內收肌群〉,建議【髖關節屈曲肌肩頸肌群胸肌肘屈肌】等,也需要做按摩與伸展。

【動作訓練】:★★★★
        因腦麻的孩子在站立時,容易呈現:墊腳尖、膝關節和髖關節屈曲、手肘彎曲(突然跌倒也無法及時伸直做保護反射)、肩膀內縮、下巴往前、頸部過度伸直。
        因此,動作訓練的原則,在修正、改善這些僵硬的姿勢。當然,動作訓練的設計,也要依照孩子的狀況與訓練目的做個別化的調整。以下概略提供一些動作訓練供參考:

     1.《小牛耕田》:把孩子雙腳後拉抬高,使其雙手撐地。  目的:強化手肘伸直的動作,強化肩關節肌力,伸展髖屈肌。

     2.原地跳:牽著孩子雙手,使其兩膝分開與肩同寬,屈膝向上跳。  目的:伸展踝關節,活化下肢肌肉的彈性

     3.扶桌子側走:使孩子在穩定的站姿下,作橫向移動。  目的:學習走路的重心轉移,重塑神經控制

        我想,接下來的時間,如果個案走路的能力更加的進步,也許身為姿勢跑法教練的我,可以在個案身上派得上用場......「訓練腦麻的孩子成為田徑選手?!」 「Who knows?...」



By 好批踢物理治療健康顧問  Vincent   / 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