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運動傷害】跑者常見的運動傷害─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2)

參與運動本來的目的是強健體魄,怎麼會換來一身疼痛呢?產生疼痛後,是要中斷訓練還是繼續忍痛練習呢?

近年來由於跑步運動的盛行,越來越多熱衷運動的選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被突然而來的疼痛影響而必須中斷訓練,嚴重的甚至影響了原本的日常生活......

如果您想要永續經營您的運動生涯,評估運動型態需求與自己的身體組成是有效減輕運動傷害的方法之一,認識跑者常見的運動傷害類型也能讓自己避免身處於運動傷害的風險之中唷!


髂脛束症候群的評估

上回的文章中指出了髂脛束症候群最常見的症狀為膝蓋外側疼痛,在症狀發生的初期,患者可以清楚指出疼痛的局部,而且症狀通常在長時間的運動過後才會產生;如果未加留意而隨著病程演進,那麼症狀產生的頻率和疼痛的程度就會明顯增加。

事實上造成膝蓋外側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的可能性,例如膝蓋外側半月板裂傷(meniscus tear)、外側關節退化、膝蓋周圍應力性骨折或骨裂、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外側副韌帶拉傷(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sprain)、股二頭肌肌腱炎(biceps femoris tendinitis)...等都有可能造成膝蓋外側疼痛,相關治療人員必須排除掉其他因素方可確定為髂脛束症候群,包括半月板、韌帶與肌肉的完整性,以及疼痛症狀的評估,除此之外有一些簡單的徒手檢測可以經由臨床治療人員操作用以確定髂脛束症候群,Noble test (按我看測試) 、Ober's test(按我看測試)、Thromas test(按我看測試)可以評估iliotibial band的延展度及功能,經由詳細的檢測與症狀評估後,方可以進行有效的治療唷!


髂脛束症候群的治療

一般而言,髂脛束症候群會轉介到物理治療領域進行非手術治療,物理治療能給予最重要的治療就是運動的再設計,例如:伸展活動增加軟組織的活動度以避免重複地造成膝蓋周圍更嚴重的傷害;姿勢訓練以矯正不正確的施力;肌力訓練以增強核心肌群穩定骨盆;運動的強度調整以達到訓練目的卻不造成傷害;運動配件的選擇以適合個人化的運動訓練(包括單車車體的調整或跑鞋的選擇)。

暫時性的使用口服止痛消炎藥可以減輕急性發炎造成的不適,但是休息直到疼痛消失也是相當必要的,勿須擔心休息造成的體能下降,避免更嚴重傷害以延續運動生命才是更珍貴的,待疼痛狀況減輕後再緩慢增加運動量。

有部分髂脛束症候群的患者會選擇手術治療,通常會建議在保守治療六個月以上仍無法改善症狀的病患,才會選擇手術治療;手術的方式有經由延長髂脛束的手術來減輕因為緊繃而產生疼痛的軟組織,或者針對髂脛束接於膝關節周圍的沾粘進行關節鏡手術,研究認為兩者針對慢性髂脛束症候群的預後都不錯,也能讓患者重新回到運動競技場上。

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態,不要輕忽任何身體的症狀,選擇適當的運動與運動強度並諮詢專業訓練與治療人員,才是讓您運動生涯能長長久久的不二法門唷!

想要知道更多跑者常見的運動傷害相關知識,請鎖定[好批踢物理治療顧問]粉絲專頁唷!
https://www.facebook.com/goodgoodpt

By  好批踢團隊  Hear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